查看原文
其他

看了家北京的幼儿园

林一五 林一五议时 2021-03-10




01


小城快两岁了,最近E突然开始担心他将来没有幼儿园上,拉着我到处看学校。上上周末我们去参加了一家据说颇有名的幼儿教育集团的新园宣讲会。

我在一间坐满年轻家长的教室里听园长讲了足足一个半钟头,从教育集团的外国创始人到接受过各种资质认证的老师,除了“蒙台梭利”我勉强知道是怎么回事,其他的专业名词我没听懂多少。

当园长介绍说一年学费是16万(不包含伙食费、校服费、家长培训费以及可能的校车费)时,我的心思主要就不在听讲上了,而在问自己,为什么我要每年花近20万送孩子来上个幼儿园?

一旦开始这么想,这学校在我眼里就变得浑身都是毛病。比如说伙食吧,园长着重介绍的是食材都来自某著名外资超市,我关注的是幼儿园每周只提供两顿肉食(大概因为创始人的理念)。

又比如新风系统。学费如此贵的学校,却没有新风系统,只有几台空气净化器。在北京的雾霾天,似乎不够用。

再比如有一位外教的简历里没有写学历。别的老师无一例外都写了,就他没写,显得很突兀,不能不让人产生点联想。

还有被重点宣传的英语课和艺术课。我和E都有国外经历,给小城创造英语环境这一点,不是特别依赖学校。而像每周两到三次的钢琴课,我打算自己带着小城先玩,他要是实在有兴趣,可以再找专业老师,比如他小姑。

说到底也不真的都是毛病,就是觉得不值得而已。回家的路上我小心翼翼地跟E分析,E一边笑我舍不得钱,一边告诉我其实家附近还有个学费28万的幼儿园,她事先考虑到我小气,压根都没有报名去参加宣讲会。

“不过,”E说,“一周只吃两顿肉这一点确实不好。我们再看看吧。”



02


说我小气也好,说我观念落后也罢,我真的不理解一间幼儿园一年学费要16万——28万就更别提了。

16万对我们来说不是大数目,但也绝对不小,我心底只是觉得这种幼儿园应该不是为我们这样的家庭准备的。

我会这么想,跟我自己的成长经历有关。在我的印象里,上学并不是一件太费钱的事。

我是苏北三线城市长大的,从小到大,习惯就近入学。小升初的时候,我们那儿搞教育改革,我考上了教育局划的直属重点。我本来是要去上的,但我爸妈一听那儿每个学生要缴九千多的择校费,立刻反悔,义无反顾地把我送进了我妈工作的非重点。


这本应该是我学习生涯中最费钱的一次,但我妈用两个非常令人信服的理由说服了我。

第一,讲历史。我妈说在她上学的年代,也就是八十年代初,都是考上了的学生免费,考不上的才要花钱,她想不通为什么二十一世纪初情况反过来了。

第二,谈未来。她老人家还说了,省下来的九千块钱有更好的用处,就是将来如果我考不上重点高中的统招班,这钱正好可以缴扩招班的择校费。

“你总不会连扩招班的分数线都达不到吧?咱们别花两份钱了,花重了多浪费。”我至今记得我妈当时的谆谆教导。

从幼儿园到高中,我印象里学费贵的是幼儿园和高中,幼儿园每学期将近一千,高中每学期一千五。我后来中考考进了统招班,有一种赚到的感觉。高中入学,我拿了三千块的新生奖学金,等于白嫖了高一。上学十五年,算上学费、书本费、杂费,减去各种各样的奖学金,在我念书的问题上,我爸妈总共花了不超过一万五。

我自己的经验如此,现在面对动辄一年几十万的幼儿园学费,我确实要适应一会儿。



03


我觉得学费16万的幼儿园不是为我们这样的家庭准备的,E跟我有不同意见。她说当初宣讲会满教室的家长,许多条件其实跟我们差不多。16万,是一些家庭可以在意也可以不在意的数字,是一些家庭咬咬牙可以接受的数字。

“赚的就是这批人的钱。”E在这一点上,看的很通透。

通透归通透,她其实是愿意接受的那部分人。她的成长经历跟我类似,小城镇出身,教育改变命运,北京本科,香港博士,她在海外工作的时间比我长。小城出生后,她加了几个北京妈妈的微信群,平时在单位,没事的时候她也会跟其他一些当妈妈的同事聊天,经年累月,耳濡目染,她对小城未来的教育,越来越舍得。

“跟其他比起来,16万其实是小钱。”E是这么说的。我没有具体询问过对她而言什么是“大钱”,察言观色,我觉得能算得上大钱的,可能只有买学区房的花销。

从妈妈群里出来的人,理论知识都是很丰富的。E顺手拈来,跟我讲北京每年清华北大的名额是怎么被几所名校瓜分的,讲这些重点高中是多么难进,讲想进重点高中就得进重点初中、重点小学、好幼儿园。

她侃侃而谈,又忧心忡忡。“不能输在起跑线上。”她说。

有一个著名的笑话:一位家长找专家咨询,说我家小孩今年四岁,英语单词量1500,够不够用?专家沉吟片刻,回答道,四岁,1500,这个词汇量在美国应该够用了,但在海淀可能不太够。

E给我讲这个笑话,以说明当今社会竞争之白热化。虽然说是个笑话,我却完全笑不出来。

E的表情也不像在讲笑话的样子,不知道为什么她开始的时候要强调是个“笑话”。




04


北京妈妈为了孩子愿意疯狂支出,早已名声在外,是什么让她们如此果断决然呢?我上网检索,同时潜伏在E加的那几个妈妈群里,看她们聊天,我发现了一个词,阶层滑落。

几天来我一直在思考这个词,思考的结果,就是这篇文章。说实话,我越想越觉得阶层滑落是个伪命题。

怎么讲呢?

首先,在一个公认的中产阶级不断扩大的社会,触眼所及到处都有阶层上升的案例,成天担心阶层滑落,本身就是很吊诡的一件事情。

拿我知道的人举例。我的中学同学,许多人的父辈是三线城市的工人或周边乡镇的农民,这些同学如今主要分布在国内一二三线城市,做职员、医生、老板或者公务员。从农村到城市,从小城市到大城市,这算不算一种上升?

再看我的大学和研究生同学,他们的家庭条件普遍比中学同学好一点。他们中的一些现在定居海外,剩下的大部分在一二线城市,许多成了高级白领。这又算不算是一种上升?

2013年是我参加工作的第一年,当时的数据,中国有2.4亿中产,到2020年,这个数字增加到了4亿,在这增加的1.6亿人口里,有我自己,有我的同学和朋友。不排除有少数阶层滑落的个例,但大部分人的状态其实是上升的,有一些即使没有上升,也谈不上滑落。

可以说我们这一代中国人,阶层的上升主要是随着时代浪潮的涌进实现的。

我看过各个金融机构和研究机构的报告,对中国中产阶级在总人口中所占的比例,一般估计是在25%左右。在美国,这一比例是58%,日本差不多80%,相比之下,我们国家处在发展上升期,未来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

许多人担心的与其说是阶层滑落,不如是说是怕未来子女回到自己从前的生活状态。但能有这样的担忧,正说明做父母的阶层上升了。考虑到时代的大背景——中产规模扩大、产业升级以及新生儿出生率降低等等,我认为其实不必过分如此担忧。

只要不是成心逆流而行,许多家庭将迎接的其实是阶层的进一步巩固与上升,而非滑落。



05


现实里,网上声量最大的人群是城市中产。担心阶层滑落的,主要也是他们。然而我们得认清一个现实,这个群体可能是这个国家非常重要的一批人,但他们从来不代表“绝大多数”。

我们可以算一笔细账。4亿以外的大部分人是不担心阶层滑落的,这是因为他们要么太穷——无处可滑落,要么太富——财富和资源更多,选择更多。

4亿人里面,小城市中产似乎也不是特别担心,因为小城市大多是熟人社会,生活安逸稳定,小城市青年未来可以留在家乡,也可以外出闯荡,算是可攻可守。

最焦虑的其实是北上广深外加其他一些大城市的中产。他们中的许多人像我和E一样,在小城市长大,接受了高等教育,成为了一线城市的新移民。比下有余,比上不足,两头不靠的尴尬全转化成了压力。

这个问题要这么想,在小城市生活,孩子的竞争对手大多来自同样是职员、公务员、工人和农民的家庭。家庭与家庭之间,差别并不十分明显。

而在大城市生活,孩子的竞争对手很多来自最优秀的学者家庭、最有权势的官员家庭或者最富裕的商人家庭。这些孩子,会和你的孩子争夺同一个人大附或者北京四中的名额。

换句话说,在大城市的中产更容易受到上层社会的降维打击。

一方面觉得自己的生活质量并不低,另一方面,在子女的教育问题上又被迫地不得不去体验与上一个阶层的差距。这大概才是不少海淀妈妈、顺义妈妈焦虑的真正原因。



06


如果同意上面的分析,我们可以把整件事总结如下:最喜欢谈阶层滑落、也最舍得在子女教育上付出的,其实是大城市的中产,然而对他们而言,阶层滑落实际上是个伪命题,他们内心深处的焦虑其实不是防滑落,而是承受着降维打击,觉得难上升。

那么下一个问题就来了,对这些中产而言,为了能让孩子上一所好大学,而在幼儿园阶段就开始投入大笔精力和金钱,值得吗?

我个人觉得不值得,理由有三。

首先,从结果上看,大学毕业证重要,但没有许多人想象的那么重要。

从突破阶层天花板的角度讲,毕业证的影响微乎其微。我在本科清华与研究生UCL的同学里,有突破天花板的,但数量极少,且那一两个突破的同学,在学校里也都属于非主流。主流的同学干嘛去了?大部分都像我上面所说,成了一二线城市的中产。

放到一二线城市中产这个群体里,毕业证的作用(顶尖大学和好大学的差别)就更小了。在北京,金融街、国贸、华贸里到处都是毕业学校不那么顶尖但混得风生水起的白领。

世界上最强调毕业学校的国家是英国,英国人讲“校友裙带”就跟中国人讲“关系”一样。这也是英国人唯哈罗伊顿牛津剑桥是从的原因。显然中国这方面影响要小得多。



07


我觉得不值得的第二个理由,是成本和代价

想想看,咬咬牙能够到的东西,如果不咬牙,是不是能退一步海阔天空?

不花16万上幼儿园,这些钱可以带孩子国内国外旅旅游,看看好风景,尝尝新鲜食物,住住特色酒店。我觉得这比参加幼儿园的外国文化月管用。

英语和钢琴?一年16万给孩子请专业老师启蒙,也绰绰有余了。何必上大课?

当然我得声明一点,我个人是反对小小年纪就送小朋友去各种兴趣班的,尤其像乐高课、轮滑课之类的——现在连玩都要学了?

我最不理解的是乐高课。当然有人会说这是为了激发孩子的想象力。我想问,激发想象力只有这一种方法吗?做家长的未必也太没有想象力了。

还有人会说,不只是玩,是为了教孩子更好地玩。那我就更不懂了,玩还要分好坏,这是什么心理?

我一点也不羡慕那些6岁能背几百首古诗或者1500个单词的孩子,经验告诉我,无论如何挣扎,这个世界上的大部分人是资质中庸的普通人,对普通人来说,揠苗助长是一件很可怕的事,到头来得不偿失。



08


我的第三点理由也是一个替代方案。

与其耗费无穷精力金钱谋求精英幼儿园、重点小初高的门票,不如用那笔钱供孩子留学。在单位投入相同的情况下,这种选择回报可能更大。

在可预计的二十年里,大学的国际排名应该仍然由英美商业机构主导,换言之英美大学的国际排名应该还会普遍高过国内的学校。而一个事实是,申请国外名牌大学研究生的难度,总体而言是低于千军万马过独木桥的高考的。

通过留学获得漂亮的文凭高质量的人脉,仍然会是一条终南捷径。

有一点必须要提的,一个清华的中等生,和一个不算太差的普通大学的尖子生,同时申请一所国外顶尖大学,谁的录取概率更高?我可以肯定地说,后者。

不要问我怎么知道的。只需了解这也是我认为不必执着于高考、执着于清北等少数大学的原因。



09


我觉得我的思考是比较成熟的,能自圆其说,也有可行性。于是我去找E聊天。

我对着E讲道理的时候,小城拿着他的破风车,在沙发上爬上爬下。他嘴里念念有词,仔细听能听出来是《三字经》。我平时在家摇头晃脑地背着玩,他七七八八也学了几十句。他最喜欢的是“教五子,名俱扬”这一句,说的时候一定要学我,把“教”、“子”、“扬”三个字的尾音拖得老长。

我一直觉得重点不是小城将来在上小学前背会了几句古文,而是他在把念古文当玩的时候,给他自己以及我们带来的乐趣。

看着嬉皮笑脸的小城,我临时又想到了一个新理由。我对E说,从小就扎进激烈的竞争里,对孩子来说未必是件好事。

我给E讲了个故事,我上高中时和小学里的那帮同学重聚,当时就有一种很强烈的感觉,他们好像失掉了从前的那股锐气。我在普通初中里浑浑噩噩,占地为王,自我感觉非常良好,所以高中时成绩掉下去了,总觉得不服气。而那些小学里被认为比我聪明的同学,他们在重点初中里饱经风霜,到了高中,虽然可能也不服气,但总让人觉得他们很疲惫

过早追求竞争和比较,对那少数胜利者而言,或许值得回味,但对其他大多数的孩子,作用会不会适得其反?

小城站在沙发上,高举风车,大喊:“大刀发财!”这是他最新的口头禅,我还在考证出处。

看着小城,我突然产生一个念头,这么鬼机灵的孩子,我是舍不得把他送进千军万马里的。

然而我是不是真的有特立独行的勇气呢?

“你说的也有一定的道理。”E说。她明显是思忖了一下,又说:“上周末我看那个28万的幼儿园宣讲会有补报名的名额,就报了,过两天也去看一下好不好?先去看一眼。”

好不好呢?我和E四目相对。这个时候小城又一次爬上了沙发,他站直了身子,小肚子高高挺起,用稚嫩的声音喊道:“小白兔,白又白,两只日日耳朵哦哦……咦?”

他发现我和他妈都用一种奇怪的眼神望着他,他好像兴奋起来,用力地划了一下风车,喊道:“大啊啊啊啊刀!发啊啊啊财!”


   - end -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